时间:2020-3-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一、病害

1.轮纹病

是苹果树种植的过程中多发的一种病害,一般集中于多雨天气多发。

秋季多雨,轮纹病多发。

危害特点:

树枝的皮孔周围会出现近圆形的近深红色的病斑,严重时会出现树皮开裂、树皮呈现粗皮状的现象。

树皮

幼果时期出现轮纹病的状况较少,一般其多发期在果实成熟期之后,严重时果树在短时间内出现腐烂的现象。

果实轮纹

有性世代Botryosphaeriaberengerianaf.sp.piricola称贝伦格葡萄座腔菌梨生专化型,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世代Macrophomakawatsukai称轮纹大茎点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囊壳在寄主表皮下产生,黑褐色,球形或扁球形,具孔口。子囊长棍棒状,无色,顶端膨大,壁厚透明,基部较窄。子囊孢子单细胞,无色,椭圆形。分生孢子器扁圆形或椭圆形,具有乳头状孔口,内壁密生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棍棒状,单细胞,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单细胞,无色,纺锤形或长椭圆形(图1-8)。病菌生育温度为7—36℃,最适为27℃;pH值为4.4~9.0,最适为5.5~6.6。病菌孢子萌发温度范围为15~30℃,最适为27—28℃,在清水中即可发芽。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在病组织内越冬,是初次侵染和连续侵染的主要菌源。于春季开始活动,随风雨传播到枝条和果实上。在果实生长期,病菌均能侵入,其中从落花后的幼果期到8月上旬侵染最多。侵染枝条的病菌,一般从8月份开始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新病斑,翌年病斑继续扩大。在果园,树冠外围的果实及光照好的山坡地,发病早;树冠内膛果,光照不好的果园,果实发病相对较晚。气温高于20℃,相对湿度高于75%或连续降雨,雨量达10mm以上时,有利于病菌繁殖和田问孢子大量散布及侵入,病害严重发生。山间窝风、空气湿度大、夜间易结露的果园,较坡地向阳、通风透光好的果园发病多;新建果园在病重老果园的下风向,离得越近,发病越多。果园管理差,树势衰弱,重黏壤土和红黏土,偏酸性土壤上的植株易发病,被害虫严重为害的枝干或果实发病重。

防治:

1.树干上发现病斑时及时刮除。

2.药剂防治

重点有3个时期。

5月上旬初侵染时、6月上旬病害侵入和初发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时期。

5月到6月上旬,重点喷保护剂如:三乙膦酸铝·多菌灵、代森锰锌、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碱式硫酸铜等。

病毒侵入和初发期保护剂与治疗剂复配:如三唑酮·乙蒜素乳油、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异菌脲·多菌灵、戊唑醇、恶唑菌酮·氟硅唑等。

为了筛选枝干轮纹病的有效治疗药剂,通过先接种,后喷药的方法测试了世高(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福星(40%氟硅唑乳油)、征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戊唑醇(43%悬浮剂)、多菌灵(80%超微可湿性粉剂)、翠贝(50%醚菌脂水分散粒剂)等6种内吸性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瘤的治疗效果,具体结果如下:用在PDA培养基上培养5天的轮纹病菌包扎接种一年苹果生枝条,接种2周后喷雾施药,以清水为对照。接种8周后,记录接种茎段上的皮孔总数和病瘤数,以此计算药剂的治疗效果。同时,室内验证了药剂对轮纹病菌生长的抑制效果。一年生苹果枝条接种菌丝8周后,受侵染的皮孔凸起,形成典型的轮纹病瘤,病瘤直径1-3mm。病瘤都以皮孔中心产生。对照枝条上皮孔的平均发病率最高,达73%,世高处理枝条上皮孔的平均发病率最低,为32.4%。方差分析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枝干轮纹病瘤的产生都有显著的抑制效果(Pr0.05),但抑制率都不高,其中抑制效果最好的世高,对病瘤的抑制率仅为55.6%。

6种药剂在试验浓度下,除醚菌脂外,对轮纹病菌的生长都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其中世高、福星、甲基硫菌灵和戊唑醇的抑制效果为%。试验测试的6种杀菌剂均内吸治疗剂,其中福星、戊唑醇、世高为三唑类药剂,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为苯并咪唑类药剂,醚菌脂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6种药剂对枝干轮纹病虽有治疗效果,但效果都不理想,其中5种药剂的治疗效果都不超过50%。由于缺乏理想的防治药剂,在实际生产中对轮纹病的控制,建议以综合防治为主,如清除菌源、物理阻隔等,而不能单纯的依赖化学药剂。为了提高杀菌剂的治疗效果,防治枝干轮纹病时建议添加渗透性的助剂。

2.轮斑病

病原AlternariamaliRobertS称苹果链格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束状,常从气孔伸出,暗褐色,弯曲,多胞,大小16.8~65.0×4.8~5.2微米;分生孢子顶生,短棒锤形,暗褐色,单生或链生,具2~5个横隔,1~3个纵隔,大小36~46×9~13.7微米。

危害特点:

主要危害叶片,也侵染果实。

叶片染病,叶斑多集中于叶缘。

病斑初期为褐色至黑色圆形小斑点,后扩大。

叶缘病斑呈半圆形,叶中部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淡褐色且有明显的轮纹。

后期病斑中央部分呈灰褐色或灰白色,上边散生着黑色小粒点,病斑常破裂或穿孔。

高温潮湿时,病斑背面长出黑色霉状物。

果实染病,病斑黑色,病部软化。

药剂防治:

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多氧霉素、乙蒜素、碱式硫酸铜等。

3.圆斑病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枝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此病多在气温低时发生,黄河流域4月下旬至5月上旬始见,5月中、下旬进入盛期,一直可延续到10月中下旬。该病发生与果园管理情况、树势强弱、种植品种有关、果园管理跟不上,树势弱发病重。倭锦、国光、红玉等品种易感病。

多在气温低时发生,黄河流域4月下旬到5月上旬始发。

5月中下旬进入盛期,一直可延续到10月份。

危害特点:

主要危害叶片,也侵害叶柄、树梢和果实。

叶片染病刚开始出现黄绿色至褐色边缘清晰的圆斑,病斑与健部交界处呈紫色,中央有个小黑点,像鸡眼形状。

果实染病,果面会出现不规则稍凸起暗褐色不规则或呈放射状污斑,斑上具黑色小粒点,斑下组织硬化或坏死,有时龟裂。

此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害叶柄、枝梢和果实。染病叶上病斑圆形,褐色,边缘清晰,直径4-5毫米,与叶健部交界处呈紫色,中央有一黑色小点。

药剂防治:

在落花后发病前用:

嘧啶核苷类抗生素、多菌灵、丙森锌、1:2:倍式波尔多液等。

4.炭疽病

果实坐果后便可受侵染,果实生长后期也是发病盛期。

危害特点:

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为害枝条。

初期果面上出现淡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呈褐色或深褐色,表面软腐下陷,果肉腐烂呈漏斗形,可烂至果心,具苦味,与好果肉界限明显。

炭疽病初期

中期

后表面形成小黑粒点,后变黑色,成同心轮纹状排列。

后期

严重时几个病斑连在一起,使全果腐烂、脱落。有的病果失水成黑色僵果挂在树上,经冬不落。

药剂防治:

发病前可喷碱式硫酸铜胶、代森锰锌等

发病初期可用异菌脲、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等。

5.褐斑病

又称绿缘褐斑病,是引起苹果树早期落叶的最重要的病害之一。

危害症状:

病斑有三种类型:

①同心轮纹型。

病斑圆形,四周黄色,中心暗褐色,有呈同心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点(病菌的分生孢子盘),病斑周围有绿色晕。

②针芒型。

病斑似针芒状向外扩展,无一定边缘。

病斑小而多。

③混合型。

病斑很大,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暗褐色,中心为灰白色,其上亦有小黑点,但无明显的同心轮纹。

有时果实亦能受害。病斑褐色,圆形或不整形,凹陷,表面有黑色小粒点。病部果肉褐色,呈海绵状干腐。

防治措施:

(1)合理修剪,注意排水,改善园内通风透光条件。秋、冬季清扫果园内落叶及树上残留的病枝、病叶,深埋或烧毁。

(2)一般5月中旬开始喷药,隔15天1次,共3~4次。

常用药剂有:波尔多液;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或百菌清等。注意在幼果期喷用波尔多液易产生果锈。

6.斑点落叶病

半知道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的苹果盘二孢。

主要为害苹果斑点落叶病又称褐纹病,在各苹果产区都有发生,以渤海湾和黄河故道地区受害较重。苹果叶片,是新红星等元帅系苹果的重要病害。造成苹果早期落叶,引起树势衰弱,果品产量和质量降低,贮藏期还容易感染其他病菌,造成腐烂。

苹果早期落叶病主要包括苹果褐斑病、灰斑病、圆斑病、轮纹斑病等多种病害,是我国各苹果产区主要发生的病害。为害严重年份,造成苹果树早期落叶,削弱树势,果实不能正常成熟,对花芽形成和果品产量、质量都有明显影响。这些病除危害苹果外,还可危害沙果、海棠等。

1、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病斑初为褐色小点,后可发展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轮纹型:叶片发病初期在叶下面出现黄褐色小点,逐渐扩大为圆形,中心为暗褐色,四周为黄色,病斑周围有绿色晕,病斑中出现黑色小点,呈同心轮纹状。叶背为暗褐色,四周浅黄色,无明显边缘。二是针芒型:病斑似针芒状向外扩展,无边缘。病斑小,数量多,布满叶片,后期叶片渐黄,病斑周围及背部绿色。三是混合型:病斑大,不规则,其上亦有小黑点。病斑暗褐色,后期中心为灰白色,边缘有的仍呈绿色。

2、灰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枝条、嫩梢及果实。叶片受害初期产生近圆形黄褐色、边缘清晰的病斑,以后病斑密集或互相联合使叶片呈焦枯状。病斑中散生多个小黑点。

3、圆斑病:此病主要侵害叶片,有时也侵害叶柄、枝梢和果实。染病叶片病斑呈圆形,褐色,边缘清晰。

4、轮纹斑病:病斑较大,呈圆形或半圆形,边缘清晰整齐,暗褐色,有明显的轮纹。天气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黑色霉状物。多雨年份,多个病斑连片,很快造成叶片脱落。

斑点落叶病是在苹果树的成长阶段多发的病害。

多发于春季、秋季两个阶段,气温不是特别低的时期。

若发生连续的阴雨天气,会加重发病。

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苹果的幼叶、新梢进而会影响苹果的果实,造成果树减产。

首次发病多发于5至6月,在果树的出叶时期,主要会影响苹果树的幼叶与树梢。

后期发病多发于8至9月,为果实将熟期,这一时期主要会造成树叶大面积枯黄、掉落,从而影响果实的发育情况,进一步影响果树的产量。

发生规律

上述四种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落叶上越冬。翌年4-5月多雨时,地面上的落叶湿润后,可产生大量的孢子,并借风雨传播。病害一般在5-6月发生,7-8月发病较多。

雨水及多雾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降雨早而多的年份,发病早而重;反之,发病晚且轻。有些地区降雨少,但雾露重,发病也重。树势强弱对病情影响也很大,树强则病轻,树弱则病重。

苹果品种间的感病性也有差异。褐斑病以红玉、金冠、红星等易感病,祝光、国光等发病较轻。灰斑病以青香蕉、印度、元帅等易感病、金冠、国光、秋花皮等次之。伏花皮、祝光等较为抗病。轮斑病以倭锦、红玉等感病,祝光、鸡冠等较抗病。

搞好清园工作

果园内,秋冬清扫落叶,并集中沤肥或烧毁。结合修剪,清除树上残留的病叶。夏季随时清扫当年新的病落叶。果园施行秋、春翻耕,夏季进行深中耕。

加强栽培管理

场效肥料,合理修剪,同时加强对其他病虫害的防治,使果树生长健壮,以提高抗病力。做好果园的排水工作,以降低果园湿度。

药剂防治:

发病前可喷多抗霉素·代森锰锌、丙森锌、多抗霉素·克菌丹等。

发病初或发病较普遍时可喷:宁南霉素、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等。

7.腐烂病

ValsamaliMiyabeetYamada称苹果黑腐皮壳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秋季形成子囊壳。子囊孢子无色,单胞。无性世代为CytosporamandshuricaMiura称苹果干腐烂壳蕉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于树皮下形成分生孢子座(小黑粒点),产生多个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无色,单胞,腊肠形。

主要表现为溃疡型和枝枯型,以危害6年以上苹果枝干为主。

危害症状

溃疡型主要危害结果树的主干和主枝,发病盛期在冬春季和夏秋季,主要危害衰弱树。

初期病部树皮上出现红褐色、水渍状、微肿起、圆形至长形病斑,质地松软,手压凹陷,有黄褐色汁液流出;剥开病皮,整个皮层组织红褐色腐烂,有浓浓的酒糟味,较易剥离。

枝枯型:

病部组织褐色或暗褐色,松软糟烂,边缘不清晰,不肿起,不呈水浸状,病组织腐烂,略带酒糟味,感病枝条失水干枯,后期病斑表面产生很多小黑点。

病菌在病树皮和木质部表层蔓延越冬。早春产生分生孢子,遇雨由分生孢子器挤出孢子角。分生孢子分散,随风周年飞散在果园上空,萌发后从皮孔、果柄痕、叶痕及各种伤口侵入树体,在侵染点潜伏,使树体普遍带菌。6~8月树皮形成落皮层时,孢子侵入并在死组织上生长,后向健康组织发展。翌春扩展迅速,形成溃疡斑。病部环缢枝干即造成枯枝死树。

发病原因:

①苹果套袋后用药间隔时间过长。苹果套袋后,多数果农认为果实进入了"保险箱",打药只是为了保叶,将用药的间隔拖得很长。调查发现,套袋后一般都连续喷2~3遍波尔多液,间隔期一般在25~30天以上,个别农户间隔期达到40天。此期(6~8月份)正是腐烂病集中传播时期,由于喷药间隔期过长,给病菌传播提供了条件,这是造成苹果腐烂病呈上升趋势的重要原因。

②树体负载量过大。由于近几年苹果价格较高,果农舍不得疏花疏果,产量过高,加之其他管理措施跟不上,造成大小年结果严重,树势衰弱,抗病性差,加重了苹果腐烂病的发生。

③肥料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调查发现,果园粪肥不足,特别是磷、钾肥不足,是导致树势衰弱,诱发腐烂病严重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很多果农习惯于在雨季追施氮肥促果个,造成果树秋季旺长,贮备营养不足,树势旺而不壮,也导致了腐烂病的严重发生。

④清园药剂使用不当,病斑刮除治疗不及时。对树上的腐烂病斑和腐烂枝没有及时刮除、剪掉,有的把病残枝堆积在果园里及其附近,造成大量病菌积累。

⑤冻害也是诱发病害发生和流行的重要因素。

果园管理:

①加强管理,提高树势。防治腐烂病的根本是培养壮树,要按照果树营养需求,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春季要加强速效肥、复混肥和微肥的施用,提高树体贮藏养分的能力。要依土壤墒情科学灌水,防止早春干旱。结合春剪合理剪除多余枝条,使树势平衡,同时搞好果园卫生,清除病菌滋生场所,剪除病死枝条,刮除老翘皮。另外,早春树干涂白防止冻害,涂药保护剪锯口和伤口。

②合理负担,稳产壮树。要严格控制大年的挂果量,争取小年产量不小。按间隔20~25厘米留1个果的标准疏果。管理水平一般的果园亩产量应控制在公斤左右;管理水平较高的果园应控制在公斤左右,克服大小年现象,提高树势,增强树体对腐烂病菌的抗侵染能力。

③增施有机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按每生产公斤果需纯氮1公斤、五氧化二磷0.5公斤、氧化钾1公斤的要求,足量补充氮磷钾肥,喷施微肥,控制氮肥施用量,提高树体贮备营养水平,控制腐烂病的危害蔓延。

④合理灌排水。秋冬枝干含水量高,易受冻害,诱发腐烂病;早春干旱,树皮含水量低,有利于腐烂病斑的扩展。因此,果园应建立良好的灌水及排水系统,实行"秋控春灌",对防治腐烂病很重要。

⑤定期检查,及时刮治,适时防治。从2月上旬至5月下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要定期检查,发现病疤及时刮治。刮治时要彻底刮尽病部组织(带菌木质部),在其周围刮去0.5~1厘米好皮,病斑刮成梭形,刮面要光滑。刮后随即在病部涂药,涂药超出病疤外5~8厘米,一个月后再涂1次药。病皮及时收起,带出果园烧毁。3~4月间用38%恶霜嘧铜菌酯水剂~倍液等杀菌农药涂抹主干和大枝,既可有效杀灭腐烂病、轮纹病、干腐病等三大枝干病害的潜伏病菌,又可兼防细菌病害和叶螨、介壳虫。对发现的腐烂病斑,认真刮除表层溃疡,然后涂抹45%的施钠宁倍液或康复剂50倍液进行消毒保护。同时,剪除发病枯枝,集中烧毁,防止病菌大量传播。病斑过大时要实行桥接或脚接,以补充树体营养的供应,恢复树势。

⑥树干涂白。冬前和早春树干涂白,有降低树皮温差,减少冻害和日灼的作用,对防治腐烂病有很好的作用。涂白剂的配方:生石灰2份、固体石硫合剂0.5份、食盐0.5份、水10份,再加少量动物油。涂白时要将下部各主枝基部和中心干中部以下全部涂白。

⑦桥接复壮。为了促进树势恢复,应该及时搞好桥接。方法是:取一年生嫩枝,两端削成马蹄形,而后插入病斑上下的T字环形切口的皮下,用小钉钉牢,涂以接蜡或湖泥,并包塑料薄膜。如果伤疤在主干上,而且树基部有合适的萌条时,可将萌条与病斑上部嫁接,对恢复树势有明显作用。如果树干上病疤很大,又没有适宜的萌条可用,也可在树周围栽植苗木,成活后再嫁接到树干上部。

药剂防治:

腐殖酸·硫酸铜、硫磺·福美双等。

8.黑点病

子囊菌亚门真菌--苹果斑点小球壳菌Mycosphaerellapomi(Pass.)WaltonetOrton

无性世代为::苹果斑点柱抱霉印indrasporiumpomiBooks

苹果落花后10天~30天易感病,七月上旬开始发病。

发病规律:

病菌在受害果及病落叶上越冬。翌春受害果腐烂,表面着生小黑点,即病菌子座,子囊壳产生孢子传播侵染。被害落叶在翌春也可产生很多孢子进行侵染为害。苹果感染盛朝在落花后10~30天,病斑在7月初开始出现,病害潜育期为40~50天。

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果实。

发病初期围绕皮孔,出现深褐色至黑褐色或墨绿色病斑,病斑大小不一,小的似针尖状。

病斑形状不规则,稍凹陷,果肉稍有苦味,周围有红色晕圈,与苹果痘斑病相似。

防治措施:

(1)果实套袋,可减轻病害发生

(2)套贷前喷药,可选择的药剂:甲基硫菌灵、嘧啶核苷酸类抗生素、多菌灵等。

9.小叶病

主要是由缺锌或不合理的修剪造成的。

危害症状:

两者造成相同点:

主要表现为病枝春季发芽较晚,抽叶后生长停滞,叶片狭小,叶缘向上卷,质厚而脆,叶片呈淡黄绿色,病枝节间短,叶细丛状簇生。

不同点,表现部位:

缺锌表现在一片或一个区域,不是整个植株,症状有轻有重,表现由轻到重的过渡。

不合理修剪症状出现在个别植株或个别骨干枝上。在锯口或环剥口以下大多能抽生2~3个强旺的新梢,大多为隐芽萌发,而缺锌小叶病植株枝条后部较难萌发。

防治措施:

(1)增施有机肥,便于锌吸收利用,合理修剪。

(2)缺锌的补锌元素,在树上或树下增施锌肥。

如发芽前树上喷施3~5%的硫酸锌或发芽初喷1%的硫酸锌溶液,当年效果比较明显。

10.花叶病

危害症状:

主要在叶片上形成各种类型的鲜黄色病斑,其症状变化很大,一般可分为五种类型。

重花叶型:

夏初叶片上出现鲜黄色后变为白色的大型褪绿斑区。

轻花叶型:

只有少数叶片出现少量黄色斑点。

沿脉变色型:

沿脉失绿黄化,形成一个黄色网纹,叶脉之间多小黄斑,而大型褪绿斑区较少。

条斑型:

病叶沿叶脉失绿黄化,并延及到附近的叶肉组织。有时仅主脉或支脉发生黄化:变色部分较宽,有时主脉支脉小脉都出现较窄的黄化,整个叶片呈网纹状。

环斑型:

病叶上出现鲜黄色环状或近环状斑纹,环内仍然是绿色的。

防治:

(1)对病树加强肥水管理,增施农家有机肥,适当重修剪,增强树势减轻为害。

(2)发病初期可选药剂:混合脂肪酸、盐酸吗啉胍.乙酸铜、三氮唑核苷、宁南霉素等。

11.黑星病

苹果黑星病的病原菌是苹果黑星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又称疮痂病。苹果黑星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叶片上病斑近圆形或呈放射状,初期叶上生绿褐色霉层,稍后霉层渐变为褐色至黑色。是世界性苹果病害,欧洲、美国及日本等国危害严重,中国的北方多省市都有此病害。

早春是病害的发生主要时期。

果实一般从膨大期开始发病,膨大后期发病最严重,成熟期发病较少。

该病菌可随蚜虫传播。

危害症状:

苹果黑星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

叶片侵染:

叶片上病斑近圆形或呈放射状,初期叶上生绿褐色霉层,稍后霉层渐变为褐色至黑色。严重时病斑布满全叶,叶片枯焦,易早期脱落。

叶柄、叶脉及果实等上的症状都与梨黑星病相似,特点是后期在病斑上均覆盖一层黑霉。

果实侵染:

初生淡绿色斑点,圆形或椭圆形,渐变褐色至黑色,表面也产生黑色绒状霉层,随果实膨大,病斑逐渐凹陷,硬化,常发生星状开裂。这将会直接影响苹果的产量和质量。

发病规律:苹果黑星病初次侵染为落叶上子囊果内的子囊孢子。再次侵染是由风、雨传播的分生孢子。通常低温多湿有利于病菌的初次侵染和传播,夏季也有利于病害发展;高温、干燥时病害不利于传播。

防治:

(1)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低洼积水地注意及时排水,改良土壤,以增强树势。

(2)发病之后可喷氢氧化铜干悬浮剂、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烯唑醇可湿性粉剂等。

12.锈病

苹果锈病,GymnosporangiumyamadaiMiyabe,又名赤星病、锈病、羊胡子,柄锈菌科胶锈菌属的一种真菌,担子菌亚门。

一般在春天苹果树开花前后,天气温暖,气温在17~20度,如遇阴雨连绵易发生。

危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为害嫩枝、幼果和果柄。

叶片初患病正面出现油亮的橘红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橙黄色的病斑,边缘红色。发病严重时,一张叶片出现几十个病斑。

发病1~2周后,病斑表面密生鲜黄色细小点粒。

新梢发病,刚开始与叶柄受害相似,后期病部凹陷、龟裂、易折断。

幼果染病后,靠近萼洼附近的果面上出现近圆形病斑,初为橙黄色,后变黄褐色,病斑表面也产生初为黄色、后变为黑色的小点粒,其后在病斑四周产生细管状的锈孢子器,病果生长停滞,病部坚硬,多呈畸形。

药剂预防:

可选药剂有:多菌灵、三唑酮、萎锈灵、烯唑醇、氟硅唑等。

13.锈果病

主要是通过各种嫁接方法传染,5~7月是发病高峰期。

一般与梨树混栽的果园或离梨园较近的果园多发。

危害症状:

1.锈果型:

病果在落花后约一个月,顶部先发生深绿色的水渍状变色部分,逐渐沿果面纵向扩展,并发展成为与心室顶部相对的五条规整的斑纹。

此后五条斑纹逐渐木栓化变成铁锈色病斑。

随着果实的生长、锈斑龟裂,果面粗糙,甚至果皮裂开。

2.花脸型:

病果在着色前无明显变化。

着色后在果面上散生很多近圆形直至成熟时也不变红的黄绿色斑块。

至果实成熟后,变为红、绿相间的花脸状。

3.锈果花脸型:

病果上表现有锈斑和花脸的复合症状。

病果在着色前,多在果顶部发生明显的锈斑,或在果面散生零星斑块。

着色后,在未发生锈斑的部分或锈斑周围发生不着色的斑块,呈花脸状。

预防措施:

此病最根本的方法是栽培无毒苹果苗。

清除病源:发现病苗及病株,及时拔除烧毁。

锈果不严重,不忍心拔除的,则必须在病树周围开沟断根,防止根部接触传染;轻病树可试行高接抗病品种。

修剪工具消毒杀菌,减少农事操作人为传播等。

果实花脸主要是由虫害引起的,防治时除加杀菌剂外,每次喷药加上阿维菌素,既可提高杀虫效果,也可兼治花脸病。

14.霉心病

病原分类地位:半知菌亚门

一般开始侵入果心的时间是5月下旬。

果实开始发病的时间是6月下旬。

危害症状:

苹果霉心病主要为害果实,造成果实心腐和早期脱落。

病果果心变褐,充满灰绿色或粉红色霉状物,从心室逐渐向外霉烂,果肉味极苦。

外观症状不明显,较难识别。幼果受害重的,早期脱落。

传播途径:

以菌丝体潜存于坏死组织或病僵果内或以孢子潜藏在芽的鳞片间越冬,次年以孢子传播浸染,从萼筒侵入果心,苹果暴芽(或更早)至花期是病菌侵入的重要时期。病害的发生与品种关系最密切,凡果实萼口开放,萼筒长与果心相连的均感病。红星、红冠等元帅系的品种发病重。

发病特点:

霉心病菌大多是弱寄生菌,在苹果枝干、芽体等多个部位存活,也可在树体上及土壤等处的病僵果或坏死组织上存活,病菌来源十分广泛。第二年春季开始传播侵染,病菌随着花朵开放,首先在柱头上定殖,落花后,病菌从花柱开始向萼心间组织扩展,然后进入心室,导致果实发病。病果极易脱落,有的霉心果实因外观无症状而被带人贮藏库内,遇适宜条件将继续霉烂。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随时摘除病果,搜集落果,秋季翻耕土壤,冬季剪去树上各种僵果、枯枝等,均有利于减少菌源。

(2)药剂治疗;发芽前喷射5波美度石硫合剂加0.3%的80%五氯酚钠铲除树体上的病菌。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喷药1~2次,常用药剂:70%甲基托布津0倍液、8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倍液+助杀(或害立平)0倍液、50%苯来特0倍液、50%多菌灵0倍液等,可有效降低采收期的心腐果率。另外,生长期喷0.4%硝酸钙+0.3%硼砂2-3次,也能降低采收期的心腐果率。

(3)生物防治;从苹果树萌动后开始,喷苹果益微0倍液,15-20天1次,喷4-5次。

(4)加强贮藏期管理;对田间发病较重的果实,应单存单贮。采收后24小时内放人贮藏窖中,窖温最好保持在1~2℃。一般10℃以下,发病明显减轻。

15.白粉病

苹果白粉病的病原为白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leucotricha(EII.etEv.)Salm.,属于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无性阶段Oidiumsp.,属半知菌类真菌。病部的白粉状物是该菌的菌丝体及分生孢子。菌丝主要在病斑表面蔓延,以吸器伸入细胞内吸收营养物质;发病原严重时,菌丝有时亦可进入叶肉组织内。

4~9月为病害发生的高峰期。

危害症状:

主要为害实生嫩苗,大树芽、梢、嫩叶,也为害花及幼果。

病部满布白粉是此病的主要特征。

防治措施:

抓住防治白粉病的关键时期(关键时期:清园期、花露红期和花后7-10天),及时进行化学防治。

(1)往年白粉病严重的果园在春季时使用氟硅唑全园进行彻底清园。

(2)花露红期使用腈菌唑悬浮剂或乙嘧酚全园喷雾。

(3)落花后再补喷一次吡唑·戊唑醇或乙嘧酚就可以对全年的白粉病有一个很好的防效。

16.灰斑病

引起苹果灰斑病的病原物有2种:梨叶点霉(PhyllostictapirinaSacc.)和叶生棒盘孢(Coryneumfoliicolum)。梨叶点霉(PhyllostictapirinaSacc.)属于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病部的小黑点为该菌的分生孢子器,埋生于表皮下,球形或扁球形,直径96~微米,上端有一孔口,深褐色。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卵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3.4~6.9×2.4~4.5微米,一般为6.2×3.2微米。

叶生棒盘孢(Coryneumfoliicolum),属腔孢纲黑盘孢目,黑盘孢科棒盘孢属,分生孢子盘散生,黑色,直径80~微米。分生孢子梗线性,无色。分生孢子椭圆形至长椭圆形、近梭形,榄褐色,直,3个隔膜,基部略尖,顶端钝圆,12~18微米×4.5~6微米。次年春季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北方果区5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一般在秋季发病较多,为害也较重。该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品种密切相关。高温、高湿、降雨多而早的年份发病早且重。国光品种易感病。

一般与褐斑病同时发生,但在秋季发病较多,为害最重。

高温高湿降雨多而早的年份发病重。

危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枝条、嫩梢及果实。

叶片受害,初期产生近圆形黄褐色、边缘清晰的病斑,以后病斑变灰色。

高温多雨季节,病斑迅速扩大成不规则形,多个病斑密集或互相联合使叶片呈焦枯状。

病斑中散生多个小黑点。

防治:

保护性杀菌剂可选用1:2.5~3:倍波尔多液,或代森锰锌等。

内吸性杀菌剂可选用戊唑醇或苯醚甲环唑、或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等。

17.枝溃疡病

Nectri口galligena称苹果梭疤病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世代为Cylindrosporiummali称仁果干癌柱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座白色,子囊壳鲜红色,球形或卵形,子囊圆筒形或棍棒形;子囊孢子双胞,无色,长椭圆形。分生孢子盘无色或灰色,盘状或平铺状;分生孢子梗短,分生孢子无色,线形;具大孢子和小孢子两种。大孢子圆筒形,具3~5个隔膜。小孢子卵圆形或椭圆形,单胞或双胞。

病原以菌丝体在病组织中越冬。春天产生分生孢子,借助昆虫及雨水、气流传播。秋天落叶前后,为病菌的主要侵染时期。病菌只能从伤口侵入,其中以叶痕周围的裂缝为主,也可从病虫造成的伤口、剪锯口和冻伤处侵入。在秋、冬季较温暖、潮湿、春季降雨较多、湿度大,且气温回升较慢地区,容易发病。地势低洼,土壤较黏重、潮湿,秋季易积水,以及偏施氮肥的果园,发病较重。进入盛果期的十多年生大树,易发病。

危害症状:

主要为害苹果枝干,造成树皮坏死,枝条折断或枯死,影响树势和产量。

病部初为红褐色圆形小斑,逐渐扩大呈梭形,中部凹陷,边缘隆起呈脊状,病斑四周及中央发生裂缝并翘起。

病皮内部暗褐色,质地较硬,多烂至木质部,使当年生木质部坏死,不能加粗生长。

天气潮湿时,在裂缝周围有成堆着生的粉白色霉状物。

防治措施:

(1)清除菌源,细枝感病后,应结合果园修剪剪除病枝。及时刮除粗皮翘皮药剂防治。

(2)加强肥水管理,修剪适度,以增强树体的抗病能力。

18.煤污病

病原:Gloeodespomigina(Schw)Colby称仁果粘壳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全部或几乎全部着生在果表面,形成菌丝层,上生黑点,即分生孢子器。有时菌丝细胞分裂成厚垣孢子状。分生孢子器半球形,内生分开生孢子,圆筒形,壁厚,无色,直或稍弯,双胞。

发病规律:以菌丝和孢子器在苹果芽、果台、枝条上越冬。次年春以分生孢子和菌丝随风雨、昆虫传播。侵染叶、枝、果实表面,自6月上旬至9月下旬均可发病。侵染集中于7月初到8月中旬,高温多雨季节繁殖扩展迅速,可多次再侵染。凡树冠郁密、管理粗放的果园,防治不及时,可在半月内果面污黑,严重发病。

7月下旬~8月下旬的雨季为侵染盛期。

多雨高湿是发病的主导因素。

危害症状:

果实表面产生褐至褐色污斑,边缘不明显,似煤烟尘落。

其菌丝层很薄,可用手擦去。

常沿雨水流动的方向发病,俗称“水锈”。也可危害叶片,症状同果实。

药剂防治:

一般果园应结合炭疽病、轮纹病、褐斑病等综合防治。

山地果园在多雨季节、窝风地块应防治3~5次。7月份每10天打药1次。

除波尔多液外,还可用百菌清或苯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

19.青霉病

病原:Penicilliumexpansum(Link)Thom称扩展青霉,属半知菌类真菌。菌落粒状,粉层较薄,灰绿色,背面无色,白色边线宽2~2.5mm,灰白色,帚状枝不对称。分生孢子梗直立,具分隔,顶端l~2次分枝,小梗细长,瓶状;梗顶念珠状串生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圆形或扁圆形,作念珠状串生,大小3.0~3.5μm×3.5~4.2μm。分生孢子集结时呈青绿色。

俗称水烂,是苹果贮运过程中常见的传染性病害。

危害症状:

一般从果面伤口处发生,先局部表现为黄白色软腐,果面下陷,后呈圆锥状向果心扩展,温度高时发病,十余天就可全果腐烂。

在空气潮湿时,病斑表面长出青绿色霉状物。

腐烂果有特殊霉味。

防治:

(1)防止产生伤口

(2)对果库及包装物进行消毒

(3)药剂处理:苹果采收后喷苯菌灵、多菌灵、噻菌灵等药剂侵泡5分钟,然后再储藏,有一定防效。

20.苹果干枯病

甜樱间座壳DiaportheeresNitschke,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有性世代在田间很少看到。病部的小黑点为该菌的分生孢子器。

主要为害定植不久的幼树,多在地面以上10~30cm处发生。

危害特点:

多沿边缘纵向裂开而下陷,与树分离。

当病部老化时,边缘向上卷起,致病皮脱落,病斑环绕新梢一周时,出现枝枯,则可致幼树死亡,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粒点。

病斑从基部开始变深褐色,向上方蔓延,病斑红褐色。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冬季涂白,防止冻害及日灼;

果园内不间作高秆作物;

初冬和早春灌水后,树盘覆地膜,以保湿和提高地温;

春季发芽前后要经常检查,刮除病斑,对病重果树,应剪除病枝干,带出果园处理。

(2)药剂防治:

刮除病斑后,在分生孢子释放期,喷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混杀硫悬浮剂等,每半个月喷1次,铲除干枯病越冬菌。

21.日灼病

为害症状:

果实、枝干均可染病。

向阳面受害重。

被害果初呈黄色,绿色或浅白色(红色果),圆形或不定形,后变褐色坏死斑块,有时周围具红色晕或凹陷,果肉木栓化,日灼病仅发生在果实皮层,病斑内部果肉不变色,易形成畸形果。

主干、大枝染病,向阳面呈不规则焦糊斑块,易遭腐烂病菌侵染,引致腐烂或削弱树势。

防治措施:

(1)果实套袋。

疏果后半月进行。各果园根据病虫害发生程度的不同,因地制宜选用不同果袋,兼防其他病虫害。需要进行着色的果实,采前半个月撤掉果袋。

(2)树干涂白。

利用白色反光原理,降低插向阳面温度,缩小冬季昼夜温差以减轻夏季高温灼伤。

(3)喷药。

全树冠喷0.2%~0.3%磷酸二氢钾或0.1%硫酸锌或其他微肥,可提高果实的抗性,起到减轻或防止日灼的作用。

22.水心病

主要是由缺钙引起的。

危害症状:

主要表现在果实上,多在果心部发病,外观表现正常,需将果实切开才可识别。

病部果肉的质地较坚硬而呈半透明状。

重病果的水渍状斑一直扩展到果面。

病果由于细胞间隙充水而比重大,病组织含酸量特别是苹果酸的含量较低,并有醇的累积,味稍甜,同时略带酒味。贮藏期病组织腐败褐变。

防治措施:

叶面喷施钙肥是减少苹果水心病的有效措施。

一般在6月上旬对苹果进行套袋,套贷前再喷氨基酸钙倍液或硝酸钾倍液。7月中旬摘袋时,喷氨基酸钙倍液加硼砂倍液,以减少水心病的发生。

23.炭疽叶枯病

发病特点:通过田间大量观察发现,由炭疽病菌引起的苹果叶枯病初期症状为黑色坏死病斑,病斑边缘模糊。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扩展迅速,1-2天内可蔓延至整张叶片,使整张叶片变黑坏死。发病叶片失水后呈焦枯状,随后脱落。当环境条件不适宜时,病斑停止扩展,在叶片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枯死斑,病斑周围的健康组织随后变黄,病重叶片很快脱落。当病斑较小、较多时,病叶的症状酷似于褐斑病的症状。保湿1-2天后,病斑上形成大量淡黄色分生孢子堆。病菌侵染果实后仅形成直径2-3mm的圆形坏死斑,病斑凹陷,周围有红色晕圈,自然条件下果实病斑上很少产孢,与常见的苹果炭疽病的症状明显不同。

5月份遇雨水易受侵染,一直可延续到9月份,发病高峰期在7到8月连续降雨期。

为害症状:

主要侵染叶片,也侵染果实。

叶片发病初期产生深褐色坏死斑,病斑边缘模糊,连续降雨时,病斑会迅速扩散至整个叶片,使叶片变褐坏死,呈焦枯状,最后脱落。

果实受害,果面会出现红褐色至深褐色的圆形坏死斑,病斑凹陷,周围有红色晕圈,病斑数量多,发病果实成“麻面果”,果实和幼嫩叶上会同时出现上述症状,与常见的炭疽病症状明显不同。

防治措施:

强壮树体是根本,做好果园管理工作。

科学防治病虫害:可选药剂代森锰锌+咪鲜胺;1:2:波尔多液等。

24、圆斑根腐病。

苹果圆斑根腐病主要危害植株的根部,多先从根发病,围绕须根形成红褐色圆斑,后扩展到与须根相连的大根,病斑扩大并互相连接,深入木质部,使整段根变黑枯死。

(根部生病,叶片呈现的症状)

病原:苹果圆斑根腐病病原主要是由尖孢镰刀菌和少量腐皮镰刀菌侵染所致,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它可在土壤中长期腐生存活,同时也可寄生,只有当果树根系生长衰弱时,病菌侵入根部致使植株发病。

在对各类果园跟踪调查中发现:

①果树环剥或环割次数多时,往往发病重。

②果园管理粗放,使用有机肥较少,树势衰弱者发病重。

③土壤严重板结、地势低洼易积水的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在果园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改良土壤通透性,增施钾肥,促进根系生长,对圆斑根腐病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配方施肥,N、P、K肥合理配合,避免偏施N肥。合理修剪,控制结果量,加强管理措施,增强树势,减轻发病。果园一旦发现病株,立即在病株周围挖1米以上的深沟,加以封锁,防止病菌向邻健株传播蔓延。

2)病树的栽培管理措施。对发病植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减轻发病,减少损失。首先剪去已干枯的果枝,减少水分蒸腾。二是减少果树结果量,促进根系生长。

3)是春、秋扒土晾根,可晾至大根,刮治病部或清除病根,晾根期间避免树穴内灌水或雨淋,晾7-10天,刮除病斑后用药剂灌根,随后选择无病土壤进行覆盖。

4)是春季发芽前用氨基酸50倍液涂主茎,生长季节用氨基酸(含有铁、钙及微量元素)倍液加0.2%的磷酸二氢钾、0.2%的尿素进行喷雾,连喷3-4次。

25、药害。

很容易当成病害,即斑点落叶病,但是经过显微镜观察,不是,是打药过量烧的。(下图是年5月7号下午观察,来源河南省太康县柳河)。可以喷施芸苔素内酯等调节剂促进新叶生长。

二、虫害(5类)

1.苹小卷叶蛾

危害症状:

(小卷叶蛾)

幼虫为害果树的芽、叶、花和果实,小幼虫常将嫩叶边缘卷曲,后吐丝缀合嫩叶,大幼虫会将叶片食成孔洞或缺刻,将果实啃成不规则的小坑洼。

防治:

①利用黑光灯、糖醋、果醋或苹小卷叶蛾性信息素捕捉;人工摘除虫苞;人工释放松毛虫赤眼蜂等天敌。

②消灭越冬幼虫的方法:在早春刮除树干、主侧枝的老皮、翘皮和剪锯口周缘的裂皮等后,用旧布或棉花包成一个直径5厘米左右的棉球,将棉球绑在1.5米长的木棒上,然后蘸50%敌百虫~倍液,涂刷剪锯口,杀死其中的越冬幼虫。

2.食心虫

危害症状

幼虫多从果梗基部或顶部蛀入苹果,2天后从蛀入孔流出水珠状半透明的果胶滴,不久果胶滴干缩,在蛀入孔处留下一小片白色蜡质物。

防治措施:

(1)树干涂抹石灰也是一个较好的方法,能够有效杀灭藏于树干的幼虫。

(2)在苹果食心虫的防治中,常使用糖醋液诱杀法、性诱导剂诱杀法和黑光灯诱杀法。

(3)生物防治主要有天敌防治、生物农药防治和干扰交配等。

(4)化学药剂:20%氰戊菊酯乳油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0倍液等。

3.红蜘蛛

危害症状:

红蜘蛛吸食叶片及初萌发芽的汁液。

芽严重受害后不能继续萌发而死亡。

受害叶片上最初出现很多的失绿小斑点,后扩大成片,以致全叶焦黄而脱落。

严重抑制了果树生长,甚至造成二次开花,影响当年花芽的形成和次年的产量。

防治措施:

(1)在越冬雌虫下树前在主干基部捆绑草把诱集越冬雌螨,于次年化冻前将草把取下烧掉。

(2)保护天敌,综合防治,合理用药。

在花前、花后,当每百片叶上雌成虫超过20头时,要立即喷药。

可选用:2.5%联苯菊酯乳油1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倍液,或10%阿维·哒螨灵乳油1倍液。

4.棉蚜

危害症状:

成虫、若虫吸食为害寄生2~3年年枝条伤口、新梢、叶腋、果洼和外露根系,受害皮层肿胀成瘤,易感染其他病害。

幼苗受害,可使全枝死亡。

防治:

(1)摘除虫害严重的叶和芽,集中烧毁。

(2)有放养天敌条件的地区,可放瓢虫和草蛉,保护食蚜蝇、食蚜虻和其他天敌。

(3)早春芽开绽前至发芽展叶期

可喷:50%吡蚜酮乳油~0倍液,或10%啶虫脒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0~0倍液。

5.金纹细蛾

危害症状:

幼虫取食叶片叶肉,形成椭圆形虫斑。

叶片正面虫斑稍隆起,出现白色斑点,后期虫斑干枯,有时脱落,形成穿孔。病斑常发生于边缘,严重时布满整个叶片。

防治措施:

(1)冬春扫净落叶,焚烧或深埋,消灭落叶中越冬蛹。

(2)第1代百叶虫口1-2头,第2代是百叶虫口4-5头。重点防治时期在第l代和第2代成虫发生期,即控制第2代和第3代幼虫为害。

药剂可选喷:

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倍液,或20%除虫脲悬浮剂~0倍液,或20%氟幼脲胶悬剂0~0倍液,效果甚佳。

                







































初期白癜风怎么治疗
少儿白癜风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